“大冰免费送羽绒服,被女粉丝背刺”事件:人性之恶,深不可测
俗话说,好人有好报。
然而,在生活中,我们却会偶尔遇到做好事非但没好报,还被反咬一口的情况。
最近,大冰开起了直播,热心解决网友们提出的各种问题。

冬天来临之后,为了照顾那些贫困学生和经济困难买不起御寒衣物的朋友,大冰举办了线下领取免费羽绒服的活动。
谁承想,这一出于好心的举动,却让大冰陷入了一场舆论风波之中。
在大冰免费羽绒服的现场,许多身着名牌衣服和鞋子的人竟然也公然排队领取。
这些不缺钱的人领到羽绒服后,也不是自己穿,反而转手倒卖给他人。这样一来,就让许多原本需要的人无法领到衣服。

有位大姐哭诉自己没有领到羽绒服,甚至发视频质问大冰。
在视频中,这位大姐说丈夫有残疾,自己也患有精神类疾病,是低保户,但却没有领到免费的羽绒服。
激动之处,甚至大骂大冰是骗子,发羽绒服只是吸引流量的举动。
视频发出后,许多网友纷纷为大冰不平,甚至顺着网线挖出这位大姐所介绍的家庭情况并非属实。
大姐的女儿身穿名牌羽绒服,甚至每年光爷爷给的压岁钱就有1万。
网友的举动,却又让大姐觉得是大冰对她发起的网暴。不得已的情况下,大冰只好承诺,给这位大姐家里每人送一件羽绒服。
从大冰好心发羽绒服,再到遭女粉丝背刺一系列事件中,我们明白,人性之恶,深不可测。
爱占便宜
在生活中,我们总能遇到一些爱占便宜的人。对这些人来说,没有占到便宜,就等于吃亏。
大冰所发的羽绒服,本就是为了那些贫困人士准备的,但那些明明不缺这件羽绒服的人,却要占到这份便宜。
其实,在我们的人际交往中,也经常能遇到这种情况。
以学校所发的贫困生补助为例,有些学生穿着名牌衣服,拿着苹果手机,却还是要和真正的贫困生争抢名额。
而贫困生补助到了他们手里,就马上出去旅游,又或是出去大吃大喝一顿。
爱占便宜的人,其实归根到底,都是利己主义。“过度自我”的人,才总喜欢占别人的便宜。
对于正常人来说,哪怕是对方请了自己一顿饭,都要惦记着什么时候回请。
但对于爱占便宜的人来说,占别人的便宜这件事轻松地就像呼吸一样,不会有任何心理负担。
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,这类人明显地缺乏共情能力。
“共情(empathy)”指的是个体能够将心比心,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。
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”,就是具备共情能力的典型。
然而,那些身穿名牌还要领免费羽绒服的人,根本不会考虑到那些买不起羽绒服的人怎样度过寒冷的冬季,
只会觉得领到之后转手一卖,又是一笔小钱。殊不知,他们所占的“小便宜”,对别人来说却是冬日里少有的温暖。
无理也要搅三分
除了爱占便宜的人,还有一种人更加难缠,那便是“无理也要搅三分”的人。
“无理也要搅三分”的人,就算自己不在理,也要争辩几句,让自己站在道德高地上。
就像这次事件,从始至终,都是这位大姐一人在自导自演。虽然自己是受惠者,但也要“软饭硬吃”。
“无理也要搅三分”的人,有个非常明显的特征,便是无论任何时候自己都是正确的那方。
在心理学中,有个概念叫做虚假同感偏差(false consensus bias),指的是人们往往无意识地高估或夸大自己喜好、观点和行为的普遍性。
斯坦福大学的社会学家认为,虚假同感偏差会让个体认为别人的言行与认知水平与自己是同等的。
这些人的普遍特征是,会将自己的认知强行加到他人身上。
尽管对方已经明确拒绝了多次,但这类人依然认为自己是正确的。
这类人的可怕之处在于,他们总是非常的固执和自以为是,并以此来指责、甚至是控制他人。
HB火博APP官网总而言之,大冰事件告诉我们,善良必须也要带点锋芒,不然反而会让自己陷入困境。
-The End -
作者-猫头鹰
图片源自网络,侵权请联系